急性锆中毒病例尚未发现;职业病慢性锆中毒分为肺泡蛋白沉积症和间质性肺病。本文主要介绍了肺泡蛋白沉积症职业病诊断的内容。
诊断专业慢性锆及其化合物中毒(肺泡蛋白沉积)
根据国家职业卫生标准《GBZ肺泡蛋白沉积症职业病诊断需满足以下条件:
1.6个月以上接触高浓度锆及其化合物的职业史(现有病例报告肺泡蛋白沉积症最短接触时间为6个月)。
2.以呼吸系统损伤为主的临床表现。如逐渐呼吸困难,可伴有咳嗽、咳痰、胸闷等症状。
3.X胸片和胸部CT表现。
X线胸片常表现为双肺对称的小羽毛或结节状浸润影,可见支气管充气征。肺门旁的浸润阴影大多延伸到外带,呈蝴蝶状分布,双肋膈角常不受影响。
胸部CT主要表现为双肺多磨玻璃结节阴影,分布为地图,小叶间隔增厚,典型为铺路石,部分散在片状模糊阴影、实变影、支气管充气,晚期少数病例有肺间质纤维化。
4.病理检查。
支气管肺泡灌洗液或肺组织病理见碘酸雪夫(PAS)染色阳性颗粒状富磷脂蛋白质,并在电镜下看到嗜热板层的小体。
肺泡蛋白沉积症患者的支气管肺泡灌洗液外观多为乳状浑浊液体,静置后沉淀分层;镜子下可以看到非细胞圆体,姬姆萨染色嗜碱性,嗜酸性过典酸雪夫(PAS)染色阳性;组织病理检查显示,支气管和肺泡腔充满嗜伊红细颗粒状富磷脂蛋白,PAS染色阳性。
但上述表现仍可出现在肺泡腔内其他不溶性富磷脂蛋白的疾病中,如肺癌、肺水肿、肺炎等。因此,在电镜下确诊肺泡蛋白沉积症时,需要在电镜下看到嗜热板层。
5.参照职业健康监护资料,综合分析职业健康监护资料,结合职业健康调查和血镓检测结果。
慢性锆及其化合物中毒具有剂量效应。因此,在工作场所检测锆及其化合物浓度超过职业接触限值或显著增加全血锆浓度有助于诊断病因。
6.诊断前排除其他原因引起的肺部疾病。
诊断时应与肺炎、肺水肿、肺癌相鉴别(本文第四部分病理检查有详细说明)。
治疗职业病肺泡蛋白沉积症患者
全肺灌洗是治疗肺泡蛋白沉积症的主要方法。
如想进一步讨论交流或有其他疑问或需要,“进职业病网交流群”即可。
原创文章很辛苦,作者:PZ回收,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pzgjs.com/28224.html